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视察黑龙江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体会黑龙江省在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的感召力、吸引力,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打造“专家、学者、朋辈同讲授”的实景“大思政课”。近日,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辅导员带领10余名学生前往“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建三江垦区,以“行走的思政课”进行实践教学,把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本次课程特邀北大荒七星农场农业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佳、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授程思瑶及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2022级博士生包家华担任授课教师。
上午,团队一行走进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场景分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时所提出的“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殷切嘱托,并近距离观看不同水稻品种及其他农作物,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在园区温室培育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佳为同学们带来一堂主题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饭碗一定要装中国粮》的实景思政课,并告诉同学们:“一定要端牢‘中国饭碗’、种好‘龙江粮食’,用我们哈工大人自己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振兴。”
下午,团队一行首先来到农机指挥中心,在一楼大厅,工作人员对垦区地域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建三江垦区在国家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二楼展馆,团队成员体验了智慧农业驾驶舱,大屏幕展示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成果及数字化监控模型。在这里,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以“智慧科技领飞现代化农业建设”为主题,就七星农场的发展历史、农业成果和智慧化建设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智慧农业包括北斗卫星定位、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环境感知等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随后,团队一行前往万亩大地号,体会黑龙江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的大气魄、体会中华大粮仓的壮美、体会“有了北大荒从此天下不缺米”的自信和担当。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授程思瑶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建设”为题,向同学们讲授了“田间地头里的大学问”,介绍了育秧、插秧的全过程和视觉感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程老师勉励同学们“基础理论成果要想落地应用,尚存大量问题亟需解决,还有大量技术有待锤炼,希望同学们苦练过硬本领,钻研专业技术,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团队一行前往七星农场育秧棚,在大棚内,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2022级博士生包家华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以“用科技稳固粮食压舱石:哈工大人在大模型时代中的科技农业担当”为主题的授课,从“学长”的视角,告诉同学们“‘龙江粮食’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其稳定高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咱们脚下的这片建三江湿地一样,属于全球三大块黑土地中的一部分,滋养孕育的不仅是尽收眼底的作物秧苗,更是稳固国计民生的粮食压舱石。”
“此次实践模式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对于新时代思政育人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希望在本次实景大思政课中,同学们能够深刻领会老一辈科学家心系家国的情怀与精神,能够锤炼过硬专业本领,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乡村基层中建功立业。”——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张云祺
“很荣幸担任本次课程的授课教师,让我能够将自身的研究成果以实景思政课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这既能培育同学们扎根东北,爱国奉献的精神,又能增加同学们对于成果转化、研发应用的认知,同时也能为学部‘生育生’担当式思政实践探索做出贡献。”——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2022级博士生包家华
“通过这次课程,我更加真切地明白了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人要‘自找苦吃’,也更加坚定了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信心和决心。”——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本科生于杰
“这次课程让我有了亲身接触土地、接触农场的机会。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我深切感受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意识到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未来我将致力于用自己所学为农业建设和东北振兴做出贡献。”——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本科生牛博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通过这次实践,我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作为哈工大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学子,我将不懈探究如何用计算机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建设。”——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本科生刘璇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牢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重要要求,充分推动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同我省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深度融合,持续为智慧建设贡献力量。此次将科研战场进一步转化为育人战场,把思政课讲在田间地头,旨在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更多学子在田间地头做课题、写文章、推技术,切实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助力龙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